新闻资讯

神舟十九号推迟一天返回,天气成关键!空间站航天员食品保驾护航

2025-04-29阅读(84+)

原定于4月29日14时返回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因东风着陆场气象条件不达标,推迟至4月30日13时左右着陆。

目前,空间站内6名航天员(神舟十九号乘组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及神舟二十号乘组陈冬、陈中瑞、王杰)状态良好,物资储备充足。

航天器返回地球是任务中最危险的阶段之一,需同时满足两大条件。

一是轨道匹配,飞船必须在东风着陆场上空过境时启动返回程序,否则需等待下一圈绕行(约1.5小时/圈)。

二是气象达标,着陆场风速需低于10米/秒,能见度高于5公里,避免返回舱偏离或搜救受阻。

根据今日全国大风预报显示,东风着陆场区域风力超限,可能影响降落伞稳定性及搜救效率。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言人强调,“航天员安全永远是第一优先级。”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推迟返回是最稳妥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神舟十九号将采用“5圈快速返回”技术,绕地球飞行5圈后脱离轨道,全程仅需9小时,较早期任务大幅缩短。

这一技术依赖三大核心能力:高精度轨道计算,实时测算空间站与着陆场的坐标关系,确保返回路径零误差。

黑障区追踪,再入大气层时,飞船因等离子体包裹会短暂失联(黑障区),我国通过雷达与光学联合跟踪,实现全程可视化监控。

智能着陆控制,巨型降落伞结合缓冲发动机,使返回舱落地冲击力等效于“从1米高处跳下”,最大程度保障航天员安全。

面对返回推迟,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航天员的生活。

其实,天舟八号货运飞船此前已运送6吨补给,包括食物、氧气和水。

空间站内还配备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尿液净化后转为饮用水,电解水制氧。应急物资储备也十分充足,可支持全员额外驻留7天以上。

在轨训练包括应急预案演练,延迟返回只是计划中的一种可能。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扎实的训练,相信航天员们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情况。

空间站航天员太空高能压缩食品始终保驾护航。

空间站航天员太空高能压缩食品是专门针对航天员的特殊需求研发,富含优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能够快速为航天员补充因紧张和高负荷生理活动消耗的能量,维持血糖稳定,保证大脑和身体各器官的正常运转,帮助航天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反应能力。

它的研发源于载人航天的特殊需求,其采用航天高能压缩技术,能量密度显著高于普通压缩食品,并通过科学配比实现营养均衡与抗疲劳功能。

严格执行《航天食品卫生要求标准》,在污染物限量方面,如铅、砷等重金属含量,以及真菌毒素,像黄曲霉毒素等指标的把控上,比国标和军标更为严格,安全性极高。

通过航天级高能压缩技术一次成型,这款食品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捷携带、营养丰富、功效强等显著特征。

若天气允许,神舟十九号将于4月30日4时与空间站分离,13时前后着陆。

目前,搜救队已严阵以待,百台车辆与5架直升机随时待命,确保“黄金10分钟”抵达现场。

便携卫星通信也已准备就绪,解决戈壁无网络难题,实时回传画面。

从神舟五号的21小时返回,到如今9小时快速回家,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已实现质的飞跃。

探索宇宙的每一步,都是人类勇气的勋章。让我们共同期待明日三位英雄平安凯旋,迎接他们回家!

推荐阅读:神舟二十成功发射!空间站迎来第20次"太空会师",航天员食品伴随

news-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