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神十九五一前后返回地球,“出差”超150天,空间站能量餐带你看

2025-04-08阅读(71+)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4月7号官宣,神舟十九号乘组的三位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圆满完成空间站任务,马上就要回家了!

计划时间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返回东风着陆场。他们这次在轨驻留超过150天,直接刷新我国航天员单次在轨驻留时长纪录。

在这五个月的太空之旅中,他们进行了三次出舱任务。

2024年12月17日首次出舱打破纪录,单次舱外作业时长达到9小时06分钟。2025年3月21日完成最后一次舱外设施巡检和设备安装。

累计舱外工作28小时,超额完成机械臂协同、舱外管路维护等关键技术验证。

科研成果也是硕果累累。

主导完成了四大类17项空间实验,航天医学领域,开展骨代谢机制、太空环境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等研究,还建立全球首个长期失重状态下的睡眠节律数据库。

工程技术验证方面,完成新型舱外元器件可靠性测试,试验首台空间站管道检测机器人。

现在乘组已经进入返回倒计时,返回舱操控模拟、应急救生程序复训都已完成,舱内物资盘点三次,重要实验样本低温封装完毕,东风着陆场也完成全要素搜救演练,还首次启用智能化定位系统。

万事俱备,只等回家!

黑障区一直是航天器返回时的重大挑战区域。

当返回舱以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的高温使周围空气电离,形成等离子鞘套,导致通信中断,这便是“黑障”现象。

在这几分钟的“失联”期间,返回舱承受着极端的环境考验,航天员的生理和心理也面临巨大压力。

为了帮助航天员在这艰难阶段保持良好状态,科研团队精心准备的空间站航天员太空高能压缩食品发挥了重要作用。

空间站航天员太空高能压缩食品是专门针对航天员的特殊需求研发,富含优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能够快速为航天员补充因紧张和高负荷生理活动消耗的能量,维持血糖稳定,保证大脑和身体各器官的正常运转,帮助航天员在通过黑障区前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反应能力。

严格执行《航天食品卫生要求标准》,在污染物限量方面,如铅、砷等重金属含量,以及真菌毒素,像黄曲霉毒素等指标的把控上,比国标和军标更为严格,安全性极高。

如今,它已从航天员专属食品走进了大众生活,广泛覆盖登山、救援、健身、加班等各类场景,成为航天技术服务民生的生动范例。

而且,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已经安排上了,4月24日“中国航天日”期间发射,到时候两代乘组会在轨共处5天,完成工作交接和空间站状态确认。

推荐阅读:SpaceX极地载人任务,宇航员集体吐麻了,空间站航天员食品带你看

news-center